close



3.1 模板安裝塑料em-technik 模殼作為“九五”期間建設部推廣的十項新技術之一,目前正處在逐步推廣階段,它的安裝、施工等還沒有國家或地方的施工規範,這就要求在施工過程中不斷探求、積累經驗。由於本工程全部採用新型塑料模殼,總使用面積達3700m2,所以其外觀質量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觀感質量。

  (1)材料準備。 a所用的塑料模殼,按平面尺寸滿鋪,規格有1200mm×1200mm900mm×1200mm兩種,全部從廠家直接進貨。 b梁底模板採用80mm×120mm4.0m的方木,解決了一般的模板較薄,長度較短,往往造成梁底模剛度不夠,接頭過多等問題。方木的三個側面要經壓刨處理,既保證梁底的平整光滑,又使其寬度變成115mm,與設計一致。 c塑料模殼擱置點採用30mm×30mm木條,規格1200mm×1200mm的塑料模殼每端需1.2m900mm×1200mm的每端需0.9m,因此,每層需30mm×30mm的小木條240m.木條的擱置面用壓鉋機壓光。 d塑料模殼間的縫隙用油氈舖貼,以防漏漿。每層用油氈2卷。油毛氈切割成寬6cm,做到切口整齊。

  (2)支模架搭設。 a支模架採用鋼管支撐體系,鋼管φ48,壁厚3.5mm,梁底配以一定數量的短方木。 b在前一層樓板面上彈出有關軸線及樑的位置,同時畫出梁底立杆位置。 c在梁底位置架立高度適宜的立杆,下接頂托轉盤以調節高度。 d支模架搭設完畢後,鋪梁底模板(80mm×115mm方木),嚴格控制模板標高和軸線位置。然後在方木兩側,低於表面3cm處統一找水平,並在此標高把30mm×30mm小木條固定在方木上,固定點每30cm一道。固定點既不宜太少,以免固定不牢而產生沉降,也不宜太多,導致拆模困難。

  (3)塑料模殼安裝。 a鋪塑料模殼時,縱橫均拉通線,以調整塑料模殼位置保證密肋樑寬度一致。為防止澆搗混凝土時模殼產生水平位移,兩擱置端分別用釘稍加固定。 b塑料模殼應在鋼筋綁紮前噴灑鹼性脫模劑。 c一層安裝完畢經復核後,派專人在模殼間拼縫處舖貼寬6cm的油毛氈,並每隔一隻模殼寬用小釘固定在方木上,要求舖貼整齊平直 .

3.2 鋼鉸線下料、穿束鋼鉸線的實際下料長度為設計長度加兩端張拉預留長度(每端750mm)。當樑鋼筋綁紮完畢,按鋼絞線的設計曲線,在梁筋上焊定位鋼筋(其數量宜多不宜少),保證定位正確。定位鋼筋標高經復核無誤後,穿鋼絞束,並用扎絲固定於定位鋼筋上。穿束時要多人配合以免鋼鉸束的塑套破損。鋼絞束就位後安裝端頭承壓板和螺旋筋。鋼絞束鋪放完畢,即可綁紮樓板鋼筋,但要注意對鋼絞束的保護。在澆混凝土前要對鋼絞束的位置再次進行複核檢查,一旦發現有偏差,立即矯正。

3.3 混凝土澆搗使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時,嚴格控制下料厚度,以免塑料模殼上荷載過大而導致下沉甚至跌落,同時必須振搗密實,不得有空鼓。另外,要特別注意振搗棒不得觸及鋼絞束,派專人值班,隨時檢查鋼絞束位置和混凝土澆搗質量。同時做好28d強度試塊和早期強度試塊。

3.4 張拉a待混凝土強度達到張拉所需要的設計強度後,開始張拉;張拉力Np0.7fptk×Ap1302×139181kNb根據已標定的數字應變儀,標定千斤頂在0.2Np 、0.6Np1.0Np張拉力的油壓表讀數;c張拉次序00.2Np(初讀數)→0.6Np(中間讀數)→ 1.0NP(終讀數)→錨固→另一端應力補足後錨固; d先張拉9m 跨方向的預應力筋,一端張拉完成,在另一端進行補張拉,從初應力1.0N p錨固,如到1.0Np尚未開錨可結束補張拉;7. 5m方向的張拉方法同9m跨方向;e張拉前須進行設備的檢查,包括電路的安全檢查;f張拉時嚴格按標定值控制張拉力;g張拉時油泵及千斤頂加載要平穩進行,隨時檢查工具的錨固情況;h認真量測各階段張拉伸長值,並做好記錄;如不符合要求,應立即停止張拉,待找出問題並排除後才可繼續張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快樂小精靈 的頭像
    快樂小精靈

    快樂小精靈的部落格

    快樂小精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